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婆罗门教(婆罗门教什么时候诞生)

2025-09-20 03:57:38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古代印度的婆罗门教教育是怎样的?

1、婆罗门教育以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那时候入学校,习经典的权利只能为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所享有,但三者享有的受教育权利的内容不一样,婆罗门所说的教育是当时最齐全,最高级的教育。

2、吠陀天启主义,婆罗门教的吠陀经最初是天神所启示,是由古代圣哲传述下来的,为一切知识的源泉,只有婆罗门才有资格和能力讲授这种书。 祭祀万能主义,祭祀能左右一切,可免祸灾求福寿,祭祀是梵天的旨意。

3、印度宗教中形成最早、历史最长的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肯定了种姓制度的合理性,并借此来维护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婆罗门的特权。婆罗门教的经典为《吠陀经》,它对宇宙和人生都作了宗教哲学方面的解释。

4、公元前 5 世纪佛教兴起前,古印度教育事业掌握在婆罗门手中。能受教育的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个种姓。约前 7 世纪出现婆罗门教,前 5 世纪又兴起佛教。政、教大权掌握在婆罗门教和佛教徒手中。

揭秘婆罗门教教徒的信仰

婆罗门教的另一主神湿婆的雏形是吠陀万神殿中的暴风神楼陀罗。

印度婆罗门教的最高信仰是梵天。该教认为梵天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和本源是唯永恒和真实的存在。一切生命和事物皆由梵产生。与梵相比宇宙万物和人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暂时的、可生可灭的。

四部吠陀经被编纂起来,以这四吠陀为基础,形成了婆罗门教的三大纲领,即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

婆罗门教的六大宗派分别是哪些?

1、婆罗门教的六大宗派中的胜论派出现于公元前2世纪,创始人为迦那陀。主要经典是《胜论经》,此书定型较晚,约在公元2世纪左右。

2、共同尊奉《吠陀经》,这六派分别为:弥曼差(Mimāsā)、吠檀多(Védānta或 Uttara Mimamsa)、数论(Sākhya):于公元前4世纪由迦毗罗所创立。

3、婆罗门教的六大宗派中的正理论派以认识论和逻辑学为主要宗旨,把人的认识分为“确切的认识”和“非确切的认识”两种。“确切的认识”又分为四种:现量(知觉)、比量(推理)、比喻量(类比)和证言。

4、把它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使它成为印度教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体系。因此,在婆罗门教六派正统哲学中,吠檀多论派对印度思想的影响是最大的,是印度最重要的哲学派别之一,其学说是印度教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5、具有唯物主义因素的二元论学说是古代数论派的最大特色,但是后期数论由于受到吠檀多思想的影响,逐步改变了它最初二元论的性质而逐渐走向唯心主义一元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