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土地侵权法律依据(土地侵权法律依据有哪些)

2025-10-20 11:14:58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侵权土地纠纷怎么处理

土地纠纷处理《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协商和解:与纠纷当事人协商,尝试和解问题。调解:如果双方无法协商解决,可以寻求专业调解员的帮助进行调解。仲裁:在有关仲裁机构进行仲裁。诉讼:如果以上方式均不能解决问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土地纠纷解决方式如下:相互调解。首先就是相互协商调解。如果不是牵涉到很大利益的土地纠纷,一般的通过家庭内的和解都能解决,毕竟都是自家人也比较好说话。

申请调查处理土地权属争议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申请人与争议的土地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请求处理对象、具体的处理请求和事实根据。

如何区分土地权属争议和土地侵权纠纷

1、土地侵权纠纷与土地权属纠纷起因不同 前者是在土地权属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发生的侵犯土地权利行为而引起的纠纷;后者则是土地权属不明导致的纠纷。侵权纠纷包括:(1)侵犯土地所有权。

2、土地权属纠纷与土地侵权纠纷的区别在于:土地权属纠纷是由于土地权属不明造成的,土地侵权纠纷是由于侵犯他人依法取得的土地权利造成的;土地权属纠纷由人民政府调解,或者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

3、如何区分土地权属争议和土地侵权纠纷?涵义不同 土地权属争议,是指因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土地他项权利归属引发的争议。土地侵权纠纷,是指有关土地权利受到侵犯而引起的纠纷。

4、土地侵权纠纷包括:侵犯土地所有权。如超过批准征地数量占用农民土地,构成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侵害;侵犯土地使用权。如在他人的土地上建设违章建筑、行政机关非法处分农民承包的集体土地等;侵犯他项权利。

5、法律主观:土地纠纷 种类较多,主要可以分为:土地权属争议(其中又可分为 土地所有权 争议和 土地使用权 争议)、土地侵权争议、土地合同争议和土地相邻关系争议。

6、我国土地分别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土地改革前的旧契约不能作为土地权属的依据。处理宅基地(土地)纠纷,应切实保护国家和集体的土地所有权。

土地侵权纠纷法律依据

1、法律主观:(一)一般 土地纠纷案件 必须依照《 土地管理法 》第十三条规定,先由当地土地主管部门行政调处。当事人对行政调处不服时,才能按规定依照司法程序解决。未经行政调处的法院不予受理。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第五十五条 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争议,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调解解决。

3、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土地改革前的旧契约不能作为土地权属的依据。处理宅基地(土地)纠纷,应切实保护国家和集体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宅基地,集体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

4、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