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治理依据的法律法规(污水治理依据的法律法规是什么)
电话:18514096078
污水处理的法律规定
重点排放监管:环保部门会对排放有害物质较多、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重点排放监管,以更加严格的要求管理其废水排放情况。
法律主观:国家污水排放三级标准是:化学需氧量(COD)小于120,生化需氧量(BOD5)小于60,悬浮物(SS)小于50,动植物油小于20,石油类小于1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小于5。
法律分析:规定了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废气排放和污泥处置(控制)的污染物限值,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废气排放和污泥处置(控制)的管理,居民小区和工业企业内独立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的排放管理。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污水处理收费、管理以及使用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条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划定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其他等级保护区。
污水处理排放标准规定如下: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法律分析:《环境保护部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中有规定。
我国水污染防治的主要政策和原则
1、第三条 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主要措施:(1)减少和消除污染物排放的废水量。首先可采用改革工艺,减少甚至不排废水,或者降低有毒废水的毒性。其次重复利用废水。尽量采用重复用水及循环用水系统,使废水排放减至最少或将生产废水经适当处理后循环利用。
3、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主要防治措施包括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4、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在水污染防治的时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南宁市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
1、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的管理,保障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防治城镇水污染和内涝灾害,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保护环境,制定本条例。
2、私自将生活污水排到雨排管,属于非法排污水违反了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非法排污水,按照分类的要求进行罚款处罚,造成严重污染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3、法律依据:《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 第二十一条 从事工业、建筑、餐饮、医疗等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以下称排水户)向城镇排水设施排放污水的,应当向城镇排水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
4、法律依据:《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工作的领导,并将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