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枫桥经验(枫桥经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

2025-08-14 05:33:31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枫桥经验,以及枫桥经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枫桥经验是什么?

01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之后,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

“枫桥经验”创造于1963年,其要旨是怎样妥善处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问题,经验的主要内容是“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

20世纪60年代初,诸暨市枫桥镇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创造“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

1963年11月,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随后,中央又两次对“枫桥经验”作了批转。由此,“枫桥经验”成为全国政法战线的一面旗帜。

48年来,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学习推广“枫桥经验”。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批示精神和中央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要求,省委、省政府多次对这一典型进行具体指导,对全省各地学习推广“枫桥经验”提出明确要求。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把学习推广新时期“枫桥经验”作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总抓手,抓基层、打基础,建机制、架网络,明责任、强保障,使“枫桥经验”在全省城乡基层单位全面推开,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党的十七大以来,省委围绕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新任务,把深化“枫桥经验”作为深化“平安浙江”建设的重要载体,致力于关注民情、改善民生、发展民主、维护民安、促进民和,每年都召开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深化基层平安建设的有关会议,坚持每年集中力量突破一、两个重点难点问题,扎实做好加强社会管理的基层基础工作。

新世纪以来,我省广大干部群众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积累的基础上深化,创造“立足基层组织,整合力量资源,就地化解矛盾,保障民生民安”的新经验,建立“治安联防、矛盾联调、问题联治、事件联处、平安联创”的新机制,形成“党政动手、依靠群众,源头预防、依法治理,减少矛盾、促进和谐”的新格局,体现了“枫桥经验”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

如今,“枫桥经验”,已成为我省乃至全国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法宝。

新时代“枫桥经验”主要内容是在开展社会治理中实行“五个坚持”,即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人民主体,坚持“三治融合”,坚持“四防并举”,坚持共建共享。

人民主体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价值,实现人民的利益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价值导向。党建引领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政治灵魂,反映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本质特征。路径创新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特质。坚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主要路径。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防并举”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手段。共建共享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工作格局。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是什么?

枫桥经验的内涵: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

新时代“枫桥经验”主要内容是在开展社会治理中实行“五个坚持”,即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人民主体,坚持“三治融合”,坚持“四防并举”,坚持共建共享。

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主要路径。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防并举”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手段。共建共享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工作格局。

枫桥经验的意义

“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成为新时期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的典范。

枫桥镇共成功调处民间纠纷1000多起,调处成功率达97.2%,其中80%的纠纷在村一级就得到了解决。枫源村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提炼出建机制解矛盾、优生态促增收、育组织聚人心等“枫源做法”。

什么是枫桥经验?

枫桥经验四句话十六字是: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枫桥经验是指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

枫桥经验的介绍:

人民主体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价值,实现人民的利益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价值导向。党建引领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政治灵魂,反映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本质特征。路径创新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特质。

坚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主要路径。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防并举”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手段。共建共享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工作格局。

枫桥经验到底是什么?

“枫桥经验”创造于1963年,其要旨是怎样妥善处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问题,经验的主要内容是“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

20世纪60年代初,诸暨市枫桥镇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创造“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

1963年11月,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随后,中央又两次对“枫桥经验”作了批转。由此,“枫桥经验”成为全国政法战线的一面旗帜。

扩展资料

48年来,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学习推广“枫桥经验”。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批示精神和中央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要求,省委、省政府多次对这一典型进行具体指导,对全省各地学习推广“枫桥经验”提出明确要求。

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把学习推广新时期“枫桥经验”作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总抓手,抓基层、打基础,建机制、架网络,明责任、强保障,使“枫桥经验”在全省城乡基层单位全面推开,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什么是“枫桥经验”?

群防群治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是枫桥创造的基层治理经验。

“枫桥经验”中最为关键的是“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从而达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小事不出村”是结果,而不是不允许小事出村,如果小事在村内化解不了,就成了大事,就要到乡镇,到乡镇再解决也没有问题。

“枫桥经验”的根本是矛盾就地化解,村干部要直面矛盾,介入矛盾,处理矛盾,善于利用村庄政治资源来解决矛盾,正是通过解决一个又一个矛盾来立下一类又一类规矩,形成村庄中强大的如何化解矛盾的共识,形成村庄政治,村庄中的各种矛盾自然容易化解,小事自然也就不会出村了。

“枫桥经验”的两个典型:

一、网格化管理

“网格化管理”就是通过划分网格,在网格中安排网格员,由网格员对网格各种情况进行了解,将各种问题上报,上级再将网格员上报问题形成工单,下派到相关人员进行问题解决。

二、市长热线下乡

市长热线下乡,由村民打市长热线提出诉求,市长热线下派工单到村组干部,村组干部解决问题回应村民诉求。

枫桥经验四句话十六字是什么?

枫桥经验四句话十六字内容是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枫桥经验”诞生于1963年,其要旨是怎样妥善处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问题,主要内容是“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45年来,“枫桥经验”为枫桥镇、浙江省、乃至全国相关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实施案例。

2020年01月,丽江古城公安分局束河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共建共治共享着力绘好矛盾化解“同心圆”、夯实防控基础划实平安守护“三条线”、筑牢群众路线基础搭建服务群众“连心桥”。

走出了景区、城区、农村“三融合”区域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子,实现了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成为全省首批20个创建“枫桥式派出所”先进单位之一。

关于枫桥经验和枫桥经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