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政务警告(政务警告和党内警告哪个严重)

2025-10-13 01:20:42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政务警告是什么处分

【法律分析】:具体看情形,根据监察法(第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监察机关根据监督、调查结果“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可见,政务处分决定不仅包括五种处分方式,还留有立法或法律解释的空间。做出何种处分,根据违法行为不同而不同,比较轻的处分可能就不是太严重。

【法律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第五十八条 国家工作人员有前款所列行为的,还应当由监察机关给予政务处分或者由所在机关、单位给予处分。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根据本决定重新确定。本决定自2020年10月18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并对条文顺序作相应调整,重新公布。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政务警告处分有什么影响

【法律分析】

政务警告处分的影响如下:受警告处分的,在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但可以晋升工资档次。参加当年的年度考核,但是不能确定为优秀等次。警告处分属于最轻的处分等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违反国家纪律,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到一定的损失,已构成纪律处分,但情节较轻,仍然可以继续担任现任职务的,可以给予警告处分。

【法律依据】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第六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为:

(一)警告

(二)记过;

(三)记大过;

(四)降级;

(五)撤职;

(六)开除。

第八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受撤职处分的,应当按照规定降低级别。

政务警告的影响

警告是政务处分中,处罚程度罪轻的一项处分措施。警告的处分期间为六个月,在该期间内,不得晋升职务、职级、衔级和级别。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职务、职级、衔级和级别;其中,被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被撤职的,按照规定降低职务、职级、衔级和级别,同时降低工资和待遇。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八条 政务处分的期间为:(一)警告,六个月;(二)记过,十二个月;(三)记大过,十八个月;(四)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政务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政务处分期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