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风险法律法规表的简单介绍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企业间借贷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 2、信用卡的法律法规
- 3、关于征信的法律法规
企业间借贷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1、由此造成出借人的风险至少有三个方面: 可能招致 行政处罚 。企业之间擅自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对出借方按违规收入处以1倍以上至5倍以下罚款。 因违法而使得借款利息不能获得支持。
2、企业获得金融机构贷款以后转贷的,有可能触犯法律关于高额转贷的禁止性规定,被认定为无效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因违背相关法律规定,有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3、法律分析: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因违背相关法律规定,有可能被认定为无效。企业获得金融机构贷款以后转贷的,有可能触犯法律关于高额转贷的禁止性规定,被认定为无效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4、民间融资沦为非法集资的风险具体有两种:其一是构成集资诈骗罪;其二是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银行贷款融资中的刑事法律风险向金融机构贷款仍然是当前我国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主要渠道。
5、有的企业资产已被其他债权人查封,有的借款人资产甚至已被法院查封多次。在银行抵质押物被其他债权人先行查封的情况下,银行的债权清收过程必然受到其他债权人影响,可能会成为清收阻碍。
6、法律分析:企业间借款的风险及防范:风险:企业获得金融机构贷款以后转贷的,有可能触犯法律关于高额转贷的禁止性规定,被认定为无效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信用卡的法律法规
《信用卡管理办法》:规定了信用卡的发行、管理、使用、结算等方面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明确了信用卡的合同属性,要求信用卡合同必须遵守契约精神和公平原则。
信用卡涉及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因此,关于信用卡违约金也就是逾期利息,借款人在还款时,不仅应当偿还本金和利息,还应当偿还逾期利息。
刑法规定的“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关于征信的法律法规
1、第一条为了规范征信业务及其相关活动,保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促进征信业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征信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2、第三条从事征信业务及相关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不得危害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第四条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称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征信业进行监督管理。
3、法律依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三条 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采集。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信息除外。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其履行职务相关的信息,不作为个人信息。